第九十章 法仁之辩-《尊师孔仲尼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看他的嘴型,宰予说的赫然是:“别中了他的圈套。顺着他的话说,我们怎么说都是不对。”

    子贡这才发觉自己急火攻心,险些着了董安于的道。

    他赶忙闭上嘴,安心调理心境,尽全力压下怒气,让脑子重新恢复冷静。

    而在子贡调整状态的间隙,宰予立马开口填补上这个空白。

    刚才子贡说话的时候,他就认真分析过现在的形势。

    董安于深受赵鞅的信任,一直未赵氏尽心尽力,如果从亲疏关系上入手,那他们只会多说多错。

    而如果从施政方略上来攻讦董安于也行不通。

    因为董安于虽然施行‘不赦之法’,但他督管下地时的表现有目共睹。

    施行不赦之法后,下地确实如董安于所说的那样,得到了很好的治理。

    在春秋战国这个节骨眼儿上,推行严刑峻法就是比提倡仁义道德的效果更好,秦国能够凭借商鞅变法一统天下就是明证。

    所以宰予要想取胜,既不能从虚幻之处出击,也不能完全从现实角度进行论证。

    唯有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,才能从中看见取胜的希望。

    宰予竭力思索着,忽然脑中灵光一闪。

    他冷笑一声,昂首上前一步,朗声向着董安于拱手施礼,随后陈述道。

    “您认为提倡周礼就是不用法治,这是不正确的。

    刑罚,这是自古有之的东西。

    但国家制定杀戮罪犯的法令,其目的是为了禁绝奸邪,而不是为了杀戮百姓啊!

    《尚书》上说:义刑义杀,勿庸以即汝心。

    刑杀必须要符合正义,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。

    我听说,军队打了败仗,是不能用斩杀士卒来解决问题的。

    刑事案件不断发生,是不能用严酷的刑罚来制止的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这是为什么呢?

    国家的教化没有起到作用,罪责不在于百姓,而在于负责推行教化的统治者。

    明明是执法者执行法令不力,却把罪责推到百姓的头上,说是他们不遵守法令纲纪。

    之后又派人拿着残酷的刑杀去恫吓他们,这种行为不是在治理国家,而是在残害百姓啊!

    随意横征暴敛,使得百姓陷入贫困的境地,他们食不果腹,自然会生出触犯法令的奸邪之心。

    富裕后遵守法令,这是较为容易做到的。

    贫穷却要求他安贫乐道,这不是寻常人能忍受的。

    如果无法使得百姓富裕,也不对他们加以教化,却又苛求百姓遵守法令,这难道不是天下最残暴的罪行吗?

    这种做法,才是真正不能赦免的死罪啊!

    我的老师前往成周求学于老子时,老子曾告诉过他: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

    法令的条目越繁多,规定的内容越严酷,横行天下的盗贼就会越来越多。
    第(2/3)页